首页

高跟调教

时间:2025-05-22 23:54:32 作者:解决粗暴任性执法等问题 司法部提出4项“硬实措施” 浏览量:94286

  天津广播消息,目前,儿童呼吸道疾病进入高发季节,肺炎支原体、流感病毒等多种呼吸道疾病交织叠加,相关话题频频登上热搜。作为家长,既担心孩子是否会感染,又担心学习停课后孩子没人照顾。不少家长担忧,孩子班级里不少同学都发烧了,是否应该及时停课?

  今天,天津市教委给出最新回应,明确流感高发时学校线上线下教学切换的标准,同时提出,根据学生身体状况进行差异化教学设计,不建议家长要求孩子患病期间赶、补作业。

  12月5日,天津市委教育工委常务副书记、市教委主任荆洪阳及相关负责人做客由市政府办公厅、市委网信办、海河传媒中心合作策划的《公仆走进直播间》“十项行动见行见效——高品质生活创造篇”暨“向群众汇报——2023委办局长年终访谈”。对学生家长们关心的应对呼吸道疾病等问题进行解答。

  天津市委教育工委常务副书记、市教委主任荆洪阳做客《公仆走进直播间》特别策划“向群众汇报——2023委办局长年终访谈”。

  天津市教委主任荆洪阳在节目中介绍,根据市疾控部门呼吸道疾病监测数据显示,目前支原体肺炎病例正在逐渐减少,流感病例开始增多,近两周全市140余万中小学生共报告新增病例2511例,占比0.18%。学校人群聚集,传染病更容易发生和传播。据统计,11月21日至12月1日,我市中小学先后有172个班级因流感启动线上教学。

  不带病上班上学

  天津市教委主任荆洪阳表示,不带病上班上学是落实健康第一、以生为本理念的具体体现。

  天津市教委高度重视师生生命健康和校园安全稳定,面对近期流感、肺炎支原体等多种呼吸道传染疾病同步流行形势,在市疫情防控指挥部的指导和部署下,市教委每天开展疫情信息监测,多次召开专题会议研究,发布工作通知、健康提示,采取“四不两直”方式开展检查督查,指导督促各区各学校扎实做好学校传染病防控工作。

  11月21日,在市教委第16次疫情防控工作视频调度会上,重申了流感高发时学校线上线下教学切换的标准,强调病情比较严重的学校或班级要按照标准和程序进行线上线下教学的切换,该启动线上教学就要果断启动。

  什么标准可以“停课”?

  01

  班级停课

  流感属于丙类传染病,病毒变异率高,人群普遍易感,发病率也高。根据国家疾控局2018年印发的《流感样病例暴发疫情处置指南(2018年版)》规定,到达以下条件之一的班级可切换线上教学:

  一是该班级当天新发现流感样病例(发热<腋下体温超过38度>,伴咳嗽或咽痛之一者)5例及以上;

  二是该班级现症(现在正在发病)流感样病例累计达到30%及以上;

  三是该班级一周内发生2例及以上流感住院病例(不包括门诊留观病例)。

  线上教学时间一般为4天。

  学校每天开展晨午检,校医或保健老师在每天汇总全校晨午检结果,当发现达到以上标准之一的情况,就要立即向学校主管领导和区疾控中心报告,经过区疾控中心研判存在进一步扩散的可能,需要切换线上教学,学校要切换成线上教学,并及时向区教育局报备。

  02

  学校停课

  疫情如持续发展影响学校正常教学活动时,区教育局要和区卫生健康委组织对疫情风险进行评估,当全校发生流感疫情的班级数累计达30%及以上时,可实施全校线上教学。原则上,切换线上教学的范围应根据疫情波及的范围和发展趋势,由小到大,如由班级到年级,由年级到全校,由单所学校到多所学校等。学校线上教学期限一般为4天。线上教学满4天后,再由区教育局和区卫生健康委评估确定是否恢复线下教学。

  怎样才能“复课”?

  启动线上教学后,班级什么时候恢复线下教学呢?当线上教学期满后可自动恢复线下教学。但对于仍有流感样症状的学生,需体温恢复正常、其他流感样症状消失48小时后或根据医生建议才能恢复上课。

  在市疫情防控指挥部指导下,市教委每日组织各区教育局每天报告当日学校传染病防控情况及转线上教学情况,根据疫情形势,会同市卫生健康部门和疾控部门综合分析研判,加强联防联控,共同科学开展处置,全力保障学校安全稳定和师生身体健康。

  学生患病作业怎么办?

  流感高发期间,各学校要注重课堂教学提质增效,建立高质量作业设计机制,根据学生身体状况,进行差异化教学设计,不建议家长要求孩子患病期间赶、补作业。各中小学要根据班级学生的实际情况,如学生因病缺课较多,应适度放缓教学进度。患病学生康复返校后,根据学生需要,利用午休、自习课、课后服务时间给予学生个性化的辅导。

  原标题:天津明确:这些情况可以“停课”!

点击进入专题: 呼吸道疾病来势汹汹

展开全文
相关文章
青年列车长封盛:京沪线上的服务明星

陈晓东表示,全球安全倡议是中国对世界贡献的重要公共产品,是推动国际社会凝心聚力应对安全挑战的中国方案。自倡议提出以来,已经获得100多个国家和国际组织支持,并写入多份双多边文件。

从2024年汉诺威工博会看对华合作机遇

近年来,广州聚焦打造“跨境电商之城”,依托优势产业带,凭借独特枢纽位置,培育24个跨境电商产业园,集聚SHEIN(希音)、唯品会等一大批电商头部企业,形成包括平台、物流、仓储、运输、营销等在内的完整产业链。2023年,该市跨境电商进出口额达2004.6亿元,同比增长51.54%(单一窗口数据)。(完)

临水夫人成道1233周年:闽台信众齐聚福建古田 共祈国泰民安

春运40天客流较2019年同期增幅明显。数据显示,节前15天,沪宁杭地区客流出行集中;京沪、京港、徐兰、沪昆、郑阜高铁,宁蓉、杭深铁路等直通长大干线以及宁杭、合杭高铁,沪宁城际等管内高铁线路迎近6年最大客流。

第七届进博会明天开幕 “尖货”“新品”先睹为快

2月22日,全社会跨区域人员流动量完成14893.9万人次

它启示未来,2012年时维持全球的现代化水平,已经需要约1.5个地球的资源量来支撑,而到2030年则需要两个地球的资源。与地球共存,我们需要怎样的现代化?

相关资讯
跟着总书记看中国 | 网络强国

文化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发展中最基本、最深沉、最持久的力量。文明与文化对人的自由、人的本质具有本体论意义。正如恩格斯所说:“文化上的每一个进步,都是迈向自由的一步。”人的发展,是自由、精神的全面发展,是“自由自觉活动”这一实践目标,精神生产是人类自由自觉的感性活动。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打破“今日中国出口的是电视机而不是思想”的言论。习近平文化思想提出的“两个结合”巩固了文化主体性。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从空间维度,“第一个结合”让游荡在欧洲的马克思主义东进扎根于古老的中华大地,让马克思主义说中文;从时间和时代维度,“第二个结合”使悠远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实现了时代的历史跨越,发展出中华文明的现代形态,同时克服、超越了西方既有现代性的局限。中华文明与现代性能够对接的根本原因,在于马克思主义是现代文明的正确方向、现代性的真正出路。“两个结合”使我们的文化认同和自信自强达到了新高度,也为思想政治教育自主知识体系建构了新空间,具有重要的认识论意义,在立足历史实践和当代实践、把中国经验提升为中国理论、中华文明的精神标识和文化精髓、加快构建中国话语和中国叙事体系等方面开辟了新的创新空间,增强了人们对中国价值、中国精神的政治认同、思想认同、理论认同、情感认同,使之更好地发挥支撑引领中国式现代化的核心功能,也是我们推进理论创新、文化繁荣的必由之路。

热门资讯